2012年3月13日至15日,第10屆慕尼黑衛星導航峰會在德國巴伐利亞州府慕尼黑舉行。來自德國、法國、美國、俄羅斯、中國、日本、印度、英國、比利時、意大利、芬蘭、荷蘭、挪威、西班牙等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共400余人參加了會議,會議還邀請了近20家企業和廠商進行展覽。由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及其下屬國際合作研究中心、科技部遙感中心、中科院國家授時中心、中科院光電研究院、鄭州測繪學院、武漢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伽利略衛星導航有限公司、和芯星通公司、中國四維測繪技術有限公司等單位的約20名代表和專家組成的中國代表團參加了本屆峰會。
慕尼黑衛星導航峰會是衛星導航領域最具國際影響力的重要會議之一。本屆峰會主題為“GNSS和安全”,主要包括GNSS全球系統的現代化,GNSS區域和增強系統的現代化,北斗專場,Galileo和安全,GNSS國際法律架構,GNSS在航空、陸地、航海中的應用,GMES(全球環境監視與安全)現代化等12個專題。
峰會開幕式由德國漢堡大學和平研究和安全策略學院副主任主持,慕尼黑國防大學專家致歡迎詞。來自德國巴伐利亞州慕尼黑經濟事務/設施/交通/技術部、德國柏林航空航天旅行部、德國柏林交通建筑和城市開發聯邦部、美國華盛頓特區交通策略部、日本東京政府內閣、德國宇航局、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俄羅斯聯邦航天局、比利時歐盟委員會、法國歐空局等官員和代表出席了峰會開幕式并分別致辭。
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項目主管張春領先生在致辭中指出,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作為ICG確定的四大供應商之一,系統建設穩步推進。目前已成功發射11顆衛星,去年11月27日宣布提供區域試運行服務,并公布了《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空間信號接口控制文件(測試版)》和《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發展報告》;今年還將發射5顆衛星,不斷擴大北斗系統服務區域,進一步提升系統服務性能指標;系統始終秉承“質量、安全、應用、效益”原則,注重整個系統可靠性設計,積極參與兼容和互操作以提升用戶服務質量,為實現全球監測并不斷改善服務水準,保障各類用戶安全使用,并表達了中國愿與世界各國管理部門、學術界、用戶界、產業界共同努力,從法律、政策、標準、學術和應用等方面著手,共同提升GNSS服務質量,保證GNSS服務安全。
歐洲Galileo、美國GPS、俄羅斯GLONASS和中國北斗四大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供應商在“GNSS全球系統的現代化”環節作了進展報告。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李星高工作了題為“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進展與發展”的報告,介紹北斗系統現狀、發射計劃、國際合作和應用等方面的情況。
本屆峰會還設置了“北斗專場”,由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國際合作研究中心副主任、中科院國家授時中心盧曉春研究員擔任分會主席。武漢大學趙齊樂教授、德國波茨坦地學中心葛茂榮教授、和芯星通公司毛剛應用總監、中科院國家授時中心李孝輝研究員、中科院國家授時中心賀成艷博士、鄭州測繪學院李建文教授分別就“北斗導航衛星系統定位性能”、“北斗軌道和鐘差估計及其在實時精確定位中的應用”、“北斗接收機及其應用”、“GNSS時間互操作”、“GNSS空間信號質量監測與評估”、“iGMAS和BADEC”等主題進行了報告。“北斗專場”的舉辦,引起與會專家、學者的廣泛關注。
本屆慕尼黑峰會是北斗正式提供區域試運行服務后,首次整體對外集中展示北斗建設成就。中國代表團圍繞北斗系統“建設全球化,應用國際化”的總目標,全面介紹了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進展情況,推動北斗海外應用和用戶體驗,倡導全球GNSS服務性能評估,促進GNSS信號、系統時差等國際聯測,助力國際化人才培養,進一步塑造北斗開放、合作、包容、發展的國際化形象,提升北斗致力于為全球用戶提供優質服務的國際品牌。
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項目主管張春領先生作開幕式致辭
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國際合作研究中心副主任、中科院國家授時中心盧曉春研究員主持北斗專場
轉載自: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政府網站
源文自:http://www.beidou.gov.cn/2012/03/15/20120315684ccffdb52c4afaa45fb6c9ee54af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