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第一顆立體測繪衛星成功拍攝高質量衛星影像
10月 23日, 2015年
來源:解放軍報
截至2月23日,我國第一顆傳輸型立體測繪衛星成功拍攝1000多萬平方公里地域的高質量衛星影像,并開展了規模化應用服務。目前正在舉行的全軍測繪導航成果展,集中展示了近年以2000中國大地坐標系統、軍用時頻系統、導航定位技術、航天遙感技術、戰場無人機測繪系統等為代表的一批信息化軍事測繪成果,為加快轉變戰斗力生成模式提供有力支撐。
新一代2000中國大地坐標系統正式啟用,軍用標準時間成功發播,使我軍擁有了獨立自主、精確可靠的戰場時間基準,為信息化戰場構建了統一的時空基準。導航定位技術在指揮控制、精確打擊、戰備訓練等領域得到有效應用,“北斗”系統在海洋漁業、交通運輸、搶險救災等國民經濟建設領域發揮了重要作用。全面建成了空間控制基準和發射基準體系,為作戰指揮和武器應用提供了準確可靠、實用的測繪成果;完成了“神舟”“嫦娥”等航天發射測繪保障任務,為我國航天技術發展和我軍高新武器裝備建設提供了高精度的發射控制基準。
近年,總參測繪局專家還連續攻克衛星載荷、立體相機、軌道控制、系統應用等尖端課題,發射了我國首顆傳輸型立體測繪衛星,與航空攝影測量、航空重力測量、測繪無人機、地圖修測車等,共同構建了空天地一體化信息獲取體系。探索了信息化測繪保障體系,以及多種聯合保障的組織實施方法,圓滿完成汶川抗震救災、北京奧運安保、亞丁灣護航等測繪保障任務,并先后完成我國與7個周邊國家的邊界測繪保障。